关于输血,这些事情大多数人现在都不一样知道:定期输血身体会不会变好?输血能够补充营养、提高抵抗力?越新鲜的血越好?输血安全吗?输血可以保手术平安?输全血更高级输成分血比较低级?血不够用了该怎么办?下面一一来回答。
越新鲜的血越好?
其实,输用保存血才是被提倡的。不输或少输新鲜血,是因为血液在保存期间,某些病原体会失活,大大降低了中招的风险,所以尽量不输采集 3 天内的新鲜血。
定期输血身体会不会变好?
一些人可能会听过人情血、安慰血、营养血等的输注。但是,反复输血真的不是一件好事,很有可能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反噬作用,伤害自身;另外多次输注会产生血液输注无效的结果。
再者,血红蛋白Hb水平尽管重要,但不是决定是否输血的唯一因素。《献血法》第十六条明确指出:“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,遵循合理、科学的原则,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。”其实,输血治标不治本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长期依赖输血会有很大的疾病负担。
输血安全吗?
其实,输血安全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,输血也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时候。只要是血液和血液制品,都有可能有危险。因此一旦输血,输血前都需要签署一份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。输血完毕后,医生应书写输血病程录,明确纪录输血的目的、时间、效果等。
血不够用了该怎么办?
临床输血包括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两大类。自体输血是提前或回收采集自己的血液,需用时回输自身;异体输血是在用血需要时输入他人提供的血液。我们通常所说的输血是指异体输血。由于当前,大家对于异体输血存在潜在的风险已经有了很较为深入的认识,同时血液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又难以解决,自体输血的作用和意义就凸显重要。
自体输血主要应用于多次输血已产生抗体以及稀有血型的血液供应。我国在 1998 年 10 月 1 日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 第 15 条规定:国家倡导并指导择期手术的人们自体储血、自体输血。众多的文献报道表明,自体输血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大手术中,例如一些心脏等大手术,因手术复杂多变,常需要输注大量的血液,在异体血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,应用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的。
输全血更高级,输成分血比较低级?
其实,现在临床一般应用成分输血,所谓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纯度高、容量小的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等血液制品,再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,输给相应缺乏的成分,从而达到缺什么补给什么的目的。
成分输血是 1959 年由 Gibson 首先提出,但直到上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,成分输血才真正发展起来。特别是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成分输血占全部用血量的比例逐年上升,截至上世纪 90 年代,发达国家成分输血已占全部用血量的 95%左右。
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新技术,其实,如果千篇一律的输全血,被输血的人反而会因血容量增加而循环负担增加,同时也可能影响往后输血的效果。而输注成分血不仅可以防止血液浪费,同时也保证了输血安全,因此成分输血是被世界各国普遍主张的。一些国家甚至已将成分输血比例的多少特别是红细胞输血,作为衡量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,但其无法保留胆囊功能。而保胆取石从保留胆囊功能的角度治疗胆囊结石,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,但需大量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来验证其可行性。那么,...
肺泡蛋白质沉积症(PAP),是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过碘酸雪夫(PAS)染色阳性的不可溶性的富磷脂蛋白质物质为其特征。于1958年被首先报道。目前为止,肺泡蛋白质沉积症(PAP)病因仍然不明,可能与...
据新闻爆料,贵州贵阳一名20岁的女孩小薇自杀身亡。家人称,她去影楼拍艺术照被套路消费,2000多元的套餐最后变16000元,在出事前,小薇与影楼工作人员有1分钟的语言通话,家人怀疑电话内容是女儿自杀的...
有新闻报道,浙江嘉兴市原常委何炳荣喜欢喝国窖白酒,2013年初至2017年8月,用公款购买高档酒水共计1470瓶,以宴请客商为名,毫无顾忌地超标准接待。至2017年9月何炳荣退休,5年时间1470瓶酒...
与肝、肾等实质器官移植不同,面部重建手术,即脸移植本质上是非救命的手术。虽然疗效诱人,但术后需要终生免疫抑制治疗。这种风险以及换脸手术对手术者的心理造成的严重冲击,会使得面部重建手术在实施前需谨慎考量...
©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. All Rights Reserved.
粤ICP备13080796号-2
发布评论: